这些年,银行员工心中总是会燃起一丝憧憬,要是能减少一些银行就好了,市场竞争就没这么激烈配资王,指标压力也能小一些。
幸运的是,这样的设想可能快要成为现实了,银行消失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2022年消失43家银行、2023年变成77家、2024年高达204家,而截至2025年前5个月,已经有184家银行被解散。
近年来,随着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的加快推进,中小银行正在加速离场。
第一财经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今年银行消失的数量是去年同期的7倍之多,且5个月就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总量。
值得注意的是,仅5月16日,内蒙古就有120家小银行集体“消失”。
1、中小银行的命运已定
随着国有银行的业务不断下沉,中小银行的经营都面临着困境,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其自身能力更显得格格不入。
从外部看,经济周期下行,导致整个市场信贷需求收缩,中小银行负债成本过高,贷款利率拼不赢大行,利润增长便无从谈起。
从区域层面看,行业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所有银行都面临新增客户的难题,只能加大成本投入,抢夺其他银行的资源。
再加上大行有网点布局及数字化优势,通过科技赋能的低成本服务模式,进一步挤压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
可以预见,今年下半年还会有更多的中小银行逃离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大行合并小行,成立联合银行等模式。
2、对银行员工是个好消息
凡事都是利弊,银行撤并或者解散,对客户来说可能多少有些影响,但从全行业来看,特别是针对从业者,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银行法人机构数高达4000多家,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银行的店招,很明显有些过剩。
银行本质上是企业,开店都是为了赚钱,员工只有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效益,才能拿到相对的工资。
为此,银行管理层只会给一线人员下达更重的任务,全然不顾当前的市场行情,为了维持经营,银行员工只能被迫加入内卷,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解散了这么多银行,竞争压力必然会缓解一些,长期来看,行业也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客户不用过于担心
客户眼瞅着自己存钱的银行不见了,心里难免会犯嘀咕,但不用过于担心,中小银行即使解散,也不会影响咱们的血汗钱。
我们会发现,最近两年被合并的基本上以农商行、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为主。
这些银行成立的初衷是服务于特定客户,有着鲜明的定位,本应该深耕细作。
可为了片面追求规模增长,自身抗风险能力又下降,利润空间受到很大的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这些银行被关闭是迟早的事情,客户们不用惊慌,每家银行被撤并之前,都会做好业务的衔接。
客户只需前往接收银行办理相应业务就行了,特别是在存款保险制度之下,存款金额在50万以内,哪怕是银行真的倒闭了,这些钱也不会受到影响。
未来,如果能够将中小银行合并重组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大银行凭借自身的优势,也加入到撤并流程中来,市场肯定会更加规范。
到时候各家银行都得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指导下开展良性竞争,银行员工不需要开展个性化拓客,也许银行业的内卷才能得到真正的缓解。
真心希望那个时候配资王,银行员工的KPI考核一张纸能列完,每天可以准时下班,不用再活得那么卑微、那么累。
京海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